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曾用刊名:兰州商学院学报
简 介:《兰州财经大学学报》的前身是《兰州商学院学报》,于2015年8月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5465,CN 62-1213/F),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兰州财经大学主办的学报类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为双月刊。 学报创刊于1985年7月,同年试刊第1期。1988年,正式成立学报编辑部,第一任主编为夏绍宣教授,出版周期为季刊。1992年,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004-5465,CN 62-1101/F),出版周期为季刊(16开,96页)。2000年,《兰州商学院学报》改为双月刊(大16K、128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报编辑部编辑人员也进行了相应充实,办公条件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2015年,学报首次进入“中国人文社科期刊2015核心·扩展板”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学报集理论性、学术性、政策性、资料性于一体,数十年来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并重,以新利官网网站于区域经济为重点,着力刊发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意义较强的经管类研究成果。现主要聚焦于以下主题: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全球价值链重构、供应链产业链、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金融、智能制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 学报编辑部内设有:办公室、编辑室、资料室。
-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和平校区)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465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213/F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理论基础、实质内容与结构运思
刘清田[1]
(1-9)
转移支付的内涵再理解、实践检视与法治取向
曹振[1]
(10-19)
互联网使用如何促进消费帮扶行为?——微观证据与影响机制
蔚金霞[1]
(20-32)
数字化转型会影响企业共同富裕实现吗?
常小莉[1];马可[2];邓雪妹[3]
(33-47)
中国沿海地区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测度及驱动力研究
胡剑波[1];李茂[1]
(48-61)
制造业新利官网网站化及其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李新英[1];靳亚婷[1];相松延[1]
(62-74)
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时空演变分析
胡静寅[1,2];王娜[3];焦晨阳[1]
(75-88)
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价值的适应性匹配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赵亚斐[1];曹海敏[1]
(89-102)
员工持股计划、融资约束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盛明泉[1];杨柳[1]
(103-115)
逆差困境与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美国经常账户问题与全球去美元化
王鹤睿[1]
(116-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