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产业与科技论坛

产业与科技论坛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18)

简  介:《产业与科技论坛》被中国知网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 - 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贯彻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方针;以新利官网网站产业竞争力提升与科技进步,传播国内外经济与科技管理理论,探索我国的管理与科技创新实践为宗旨;以经济、科技、管理、自然与人文社会改革与发展、进步与创新为中心内容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国内外区域、国家产业与科技进步创新为主体;以科学性、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为特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理论与实践半月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创刊时间:200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中苑商务大厦B座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564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371/F
  • 邮发代号:18-18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9期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科技伦理的当代审视与建构路径 陈欣[1] (5-7)

新型举国体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理路、独特优势和实践路径 马媛媛[1] (8-10)

主体、逻辑、价值:“第二个结合”的新时代意蕴三维探赜 申启先[1] (11-13)

武术文化产业市场发展及营销对策研究 焦灵娜[1];李翠峰[1];江闪闪[1] (14-16)

铀浓缩产业发展形势研究 魏永春[1] (17-19)

纽约湾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模式、路径与借鉴 黄海明[1] (20-22)

国有企业“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王婉莹[1];高青[1];王恺祺[1] (23-25)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背景下法治环境优化与民营企业创新生态构建 文基梅[1] (26-28)

食品安全犯罪中的网络黑灰产链条分析及侦查对策研究 游浩辰[1] (29-31)

ESG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基础分析 唐心[1] (32-34)

公安机关打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耿铭浩[1] (35-37)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电商平台销量预测研究 陆佳婕[1] (38-40)

核电厂多厂区无人机一体化防御体系构建 李凌[1] (41-43)

“胶囊式”工业旅游车间设计研究 康佳[1] (44-46)

江苏省非公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会女职工组织同步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分析 张干[1] (47-50)

基于CiteSpace的科技外交国内外热点与研究趋势分析 戴逸凡[1];孙海燕[1];周杰[1] (50-52)

电商行业智能化转型中劳动者适应性研究——基于问卷调研的实证分析 梁箫箫[1] (53-56)

城市规模、高校毕业生工资溢价与个体差异分析 谭敏[1];梁中豪[1];申衍慧[2] (56-58)

“Z世代”文化消费特征下的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 林万蔚[1] (59-62)

俄罗斯新兴工农产业领域军民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曲德生[1];赵林[1];王凤阳[2] (63-65)

苏轼廉政思想及其育人路径探究 宋帝[1] (65-67)

教育家精神研究回溯与未来展望 吴平[1] (68-71)

数智化时代班墨匠心文化“两创”的菏泽路径 郑涛[1];于慧娜[2];胡治珍[1];祝春燕[3] (72-74)

社会期望和性别角色对贾宝玉心理平衡的影响 阿地力·阿不都拉[1] (75-77)

职教科普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策略研究 钟焱[1];丁迪[1] (78-8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认同的内涵、困境与提升路径 李玉玉[1] (81-83)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井冈山大学“1357”朋辈心理帮扶模式为例 唐佳慧[1];李海栗[1];阳朝[1];周溪[1] (84-86)

庄子养生思想在行政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乔守春[1] (87-90)

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李强[1];曾艳[2];吴雨婷[1] (90-92)

大学生心理韧性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平兆英[1];徐珊珊[2] (93-95)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分析 张永健[1] (95-9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的地方性实践——基于甘肃省临潭县“万人拔河”的调查研究 敏旭[1];马启龙[2];丁玉霞[2] (98-102)

新时代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艳梅[1] (102-104)

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杜柯[1] (105-108)

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下高职护理专业在校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分析 夏春红[1];李义稳[1];张环宇[1];张芳[1];敖娇[1] (108-111)

实体演示教学在医学影像技术专科班学生操作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周杰[1] (112-114)

临床护士循证实践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吴丽华[1];徐霞[1];孙加权[1];刘军军[1];陈进[1];刘剑[1];王晓雅[1] (115-117)

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专创融合模式研究 侯亭妃[1] (118-120)

“四链融合”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杨慧芳[1] (121-123)

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以稀土材料技术专业为例 刘瑞东[1];邹海平[1] (124-126)

“五维度、三阶段”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成都纺专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 陈泓樾[1];孙艳[2];罗晓晴[2] (127-130)

科研反哺教学助推“产教融合”的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工专业教学改革为例 孔德顺[1];王鲁凤[2];吴红[1] (131-133)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健[1] (134-137)

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实践课程建设研究 王睿[1];邓祥辉[1];丁潇[1];黄晓东[2];鹿新平[2] (137-139)

安全工程专业地质安全方向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李季林[1];张昊天[1];时晓章[1];雷刚[1] (140-143)

SPOC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尹淑婷[1];周臣[1];李媛[1];杨思师[1];宋小飞[1];叶珍妮[1] (143-145)

红色新利18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 曾乙珍[1];谢智[1] (146-149)

数智化赋能高校思政课程逻辑理路与现实困境 李丹丹[1] (149-151)

“大思政课”背景下问题链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于美玲[1];叶妍[1] (152-154)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智慧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史强[1] (154-156)

“一二五”育人模式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李彬[1];李强[1];黄艳姣[1];马旭明[1];陶宜楠[1] (157-160)

短视频视阈下综合英语课程的思政创新与实践 赵苏怡[1] (160-162)

跨学科视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姚雪琪[1];史靖希[2];杜元花[1] (163-166)

美育背景下综合性高校艺术通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闫娟[1];杨慧斌[1] (166-168)

共同体理念在高职护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高颖[1] (169-172)

数字化背景下的《“星-空-地”奥秘探索》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研究 唐天琦[1];侯亚南[1];赵玲[1] (172-175)

链式思维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以《自然灾害概论》为例 贾建鹏[1];于赫楠[2];李静[2] (176-179)

“四新”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为例 张晓连[1] (179-181)

RISE教学法在高职《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危祝平[1] (182-185)

中高职衔接口腔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 王敏[1] (185-187)

高职机电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以《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为例 余晓新[1];孙姿姣[1];刘折[1] (188-191)

大国工匠视阈下高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改革探究 付婷[1] (191-193)

文化解码-情境建构-价值生成:中医药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三维建构 李宁宁[1];王凯丽[2] (194-197)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路径研究 李琳[1] (197-199)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ATPL课程 促进民航安全的层次分析与策略研究 千富荣[1];丁玉荣[2] (200-203)

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丹[1] (204-207)

法治宣传助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的机制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 缪梦夏[1] (207-209)

业财融合视域下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信息化建设研究 马晓燕[1] (210-213)

南疆Y地区公务员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 饶丽思[1] (213-215)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沛垚[1];李忠华[1] (216-219)

“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担当意识培育研究 何旺旺[1];张竣哲[1] (219-223)

兵工类高校构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研究 罗凤[1];张雷[1] (224-226)

司法鉴定课程群智慧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明超[1] (227-230)

高职院校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的策略选择 傅歆[1] (230-232)

文化育人在新时代高校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中的路径研究 张振宇[1] (233-236)

“00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引导对策 许雅晗[1] (236-238)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郑文飞[1];井雪[1];吴胜锋[1] (239-242)

数字技术赋能高职院校课堂重构的驱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张婷[1] (242-244)

红色文化赋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田丽娟[1] (245-248)

破局与重构:长征精神融入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适配机制研究 花蕾[1];丁耀[1] (248-250)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校友工作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 蒋伟[1] (251-254)

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 余浩[1] (254-25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可持续运营困境与对策研究 赵婧[1];蒋雪涛[1] (257-259)

高校教育管理之采购内控优化:风险管理与数字化转型 邓淑敏[1] (260-262)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能力的内涵、问题与对策研究 覃田赐[1] (263-265)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困境与对策研究 张晶[1];王明标[1];王仕亚[1] (266-268)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模式创新探索 朱航漪[1] (269-271)

智慧图书馆新利官网网站模式创新与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郝芸嘉[1];黎梅[1];彭育斌[1] (272-274)

高校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赵志鹏[1];黄群[1];张希奇[1] (275-277)

基于AIGC的职业教育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皇甫生鸿[1] (278-281)

基于学习周期理论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建构 李义[1];赵金萍[1];戴晓晖[1];王学嘉[2] (281-283)

基于“五抓三心三融合”视角培养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的路径研究 姚佳佳[1];常荣荣[1] (284-286)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帮扶“助老脱困”策略研究 吴宏[1] (286-288)

Baidu
map